Look no further. You came to the right ... place
1.贮热系统是否具有足够的系统调节作用,太阳能热源不足时辅助热源能否顺利投入;
2025年我国极端高温事件,是全球气候变暖与区域大气环流异常共同作用的结果,其“范围广、强度大、持续久、昼夜热”的特征,暴露了我国能源供应韧性不足、城市热岛治理滞后、弱势群体防护体系不完善等短板。短期需通过“个人-政府-社会”协同缓解灾害损失,保障民生与社会稳定;长期则需加快能源结构转型(提升新能源占比)、完善城市气候适应性规划(绿地覆盖率超40%)、推广绿色建筑与透水铺装,从根本上削弱极端高温影响。
以光伏产业为例,随着中国光伏产业规模不断扩大,技术持续迭代升级,光伏发电成本大幅降低。工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,2023年中国多晶硅、硅片、电池、组件产量再创新高,行业总产值超过1.75万亿元。在此背景推动下,光伏发电成本在过去十年内降低了80%-90%,并已低于传统的燃煤发电,达到0.3元/KWh以内,未来还将持续降低。
2023年底,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气候大会——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所达成的《阿联酋共识》按下了逐步终结化石燃料时代的启动键,也提出了“全球新能源转型的两大具体目标”:2030年前实现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至三倍,全球能效提高年均速率增至两倍。